锄头我的世界
锄头我的世界
锄头,是农村人最熟悉不过的农具之一。从春耕夏种到秋收冬藏都离不开它。
在乡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把锄头,它是我们劳动的伙伴,也是我们的朋友。
小时候,家里穷,没有钱买化肥和农药,庄稼全靠老天爷赏赐,产量不高,收入微薄。为了多打粮食,父母亲总是起五更、爬半夜地劳作,常常累得腰酸背痛、汗流浃背。但看到收获的粮食,心里还是甜丝丝的。
记得有一次,父亲在地里干完活后回家吃饭,母亲正在厨房做饭。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声巨响。母亲跑出去一看,原来是一个老汉不小心掉进沟渠了。母亲赶紧放下手里的锅铲,叫上我和哥哥一起跑到地里去救人。当时,天色已经擦黑,四周静悄悄的,只有那把破烂的锄头和几块碎瓦。我们顾不上害怕,一边喊一边拼命地向沟渠跑去。由于沟渠很深,而且水势很大,我们三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老汉救上了岸。这时才发现,父亲的裤脚被磨破了,手上也磨出了血泡。父亲看着满身的泥浆和沾满泥土的手,心疼地说:"你们快回家吧,明天我再接着挖!"说完就急匆匆地赶回了家。第二天一大早,父亲又早早起来开始挖土。直到太阳晒屁股了,才把土一筐一筐地挑回来。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硬是用一把破旧的锄头开垦出一块块良田来。
后来,我家生活条件渐渐好了起来,家里的土地全部承包给了别人种。虽然不再需要像过去那样辛苦劳累地干活了,但我对那把破旧的老式铁锹却情有独钟,总喜欢时不时地去摸一摸、玩一会儿。有时还会用它在院子里翻几个跟斗,或者在地上画个圈儿。每当这个时候,家人总会笑着说我幼稚。他们哪里知道,我这是在怀念那段艰苦而快乐的时光呢!
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各种现代化的农机具代替了过去笨重的农具,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但是,对于那些年龄大的老人来说,"手不离 ? 、身不离机"的习惯仍然根深蒂固。他们每天依然要下田干活儿、侍弄庄稼。即使到了晚年,也不肯闲下来。因为他们的骨子里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那就是:只要活着就要继续为家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现在,我的儿子也学会了使用现代化工具。每次放学回到家时,他都会主动拿起他的小铁锹,跟着我们一起下田干活儿。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