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是谁的坐骑
鹰是谁的坐骑?
《史记·陈涉世家》记载,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后不久,陈胜吴广就率领起义队伍攻打大泽乡。当时,张良正在下邳(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家中,听说有人发动了兵变,于是立即赶到下邳,并亲自去拜见陈胜、吴广。
在会见中,他问:"如今反秦的人这么多,为什么偏偏你们能成功?"
张良回答道:"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顺应了民心!老百姓都愿意跟从我们。而那些失败的人,都是因为逆着民心做事。他们违背百姓的心愿,所以才会失败!"
后来,张良又向陈胜、吴广献策说:"如今各路将领纷纷自立为王,您应该马上派使者通告各地将领:谁要是继续称王,就要斩首示众!"
就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有十几支军队归降于刘邦。
可见,"顺民心者得天下",是自古以来颠扑不破的真理。
什么是顺人心呢?
所谓顺人心就是顺从人的本性。人都有一种本能——趋利避害。当一个人处于危险境地时,他的第一反应不是如何逃避或反抗,而是想着怎样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这就是所谓的"人性"。
要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拥护,首先要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以诚待人。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与好感,从而获得他人的支持与配合。
《孙子兵法》中说:"上下同欲者,其利断金。"意思是说,如果上级和下级都能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地干事业,那就能发挥出巨大的力量。
反之,如果上级和下级之间彼此猜疑、互相拆台、互不信任,甚至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那就会使整个集体一盘散沙、毫无战斗力。
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要想成就一番大事,就必须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来达成自己的目标。
比如,《三国演义》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年董卓废立皇帝之后专权朝政,引起了许多地方豪强的不满。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他们纷纷起兵反对董卓。
面对群起而攻之的情况,董卓一时不知所措。这时手下谋士贾诩向他建议道,"现在如果我们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朝廷的话,一定会大有收获。但假如我们各怀鬼胎,互相攻击的话,最终只会两败俱伤。不如我们现在先暂时放下个人恩怨,一起联手对付朝廷。这样一来,既保全了自己的实力,也得到了朝廷的支持。到那时再一举推翻董卓的统治也不迟啊!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