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石宝石之国&\"皓石\"为什么叫皓石
在古代,宝石是地位的象征。在古印度、中国、希腊等文明国家,人们都视宝石为珍宝,并认为它们具有神秘的力量。
在中国,早在公元前2000年之前,就已经开始用玉石作为装饰品了。《周礼》中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鸟。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白豹而黑头,见人则飞,其名曰 ? 吾。是食人。"
可见当时人们已经知道佩戴玉石可以避邪护身。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对自然和自身的认识不断加深,"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被广泛接受。于是,对天地的崇拜逐渐演变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从而产生了许多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信仰:道教、佛教等等。
佛教从公元一世纪开始传入我国,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了独特的汉传佛教。
据史载,佛教自东汉时由印度传入中原,至南北朝时期达到鼎盛。此后,随着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等原因,汉传佛教逐渐衰败直至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
由于藏语中称石头为阿伊,故藏族人民又将之称为皓石、阿伊石、雅鲁、扎依、扎玛等。
"皓石"这一称谓也就一直延续至今。
为什么叫皓石呢?这就要从西藏的历史讲起了。
相传,在远古时代,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居住着一群原始部落,他们以打鱼狩猎为生,过着与世无争的世外生活。后来,一个名叫聂赤赞普的部落首领统一了各部,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王朝——吐蕃王国。
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聂赤赞普下令将全国划分为十二个万户区。每户都有一块专供自己使用的土地,这块土地就是所谓的田地。
这些农田都是靠山脚下的河水灌溉,所以被称为田地;同时,每块土地上都生长着一种名为卡章(音译,意为水井)的水利设施。
每当遇到干旱季节,当地居民就会到水利设施旁去打水喝。久而久之,人们便把这里叫做卡章塘或卡章河。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发现,这里的石头不仅颜色漂亮而且质地细腻坚硬、不易风化破碎,非常适合用来制作各种首饰和工艺品。于是,当地人就开始采集这里的石头制作各种各样的物品来出售或者交换其他地方的货物。
久而久之,"卡章塘"(即今拉萨市北郊的卡惹拉康附近)、"卡章河"(即今布达拉宫广场前的布达拉河中段一带)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在古代,宝石是地位的象征,中国、印度和希腊等文明国家都视玉石为珍宝,周礼中记载用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山海经·西山经天山有? 吾,食人却避邪护身。皓石(藏语中称石头)这一称谓一直沿用至今,卡章塘、 卡 章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