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活动时间
春节的活动时间
春节,是中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辈、祈祝新年为主要内容 。新春贺岁片源远流长,自汉代起,历代帝皇都在农历新年的这一天派员去臣下家祝贺新春,并向百姓赐福。据记载,最早的贺岁卡大约出现在西汉时代。
关于春天的传说很多。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兽"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就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凶恶的"年 兽"。这年兽神通广大,一下子钻进深山老林里,人们无法捕捉它,只好呆在家里。直到来年春天天气转暖时,才又出来觅食。所以过了冬天,人们的身体也就强壮了。
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便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用竹子在门口烧火,把竹子燃烧后的烟子喷到房顶上去熏死 " 年 兽",这就是过小年的时间习俗的来历。据说,最早提出这个建议的人叫作计倪,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上卿,今山东临沂人。到了南北朝时,南朝宋国有个叫宗 ? 的人,对过年风俗尤为重视。他看到当时人民生活困苦,就用自己的年终奖买了许多肉放在家中,让穷亲好友前来吃团圆饭。席间,他趁人不注意,悄悄地拿出一个陶罐,将肉食都倒在里面,并盖上盖子。等开宴的时候再打开盖子,大家一看肉已经全部变成骨头了。于是纷纷拍手称快。后来,人们便仿效这个方法来消灭 " 年 兽 "。从此,过小年时间习俗就逐渐流传下来。
大年初一是整个过年活动的开始。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若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到今天许多地区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后放鞭炮,叫做聚财。而在大年初一的上午要拜神敬佛,祈求这一年能够平安顺利;下午则要到亲友家走访拜年;夜里要吃一顿团圆饭,表示一家人整整齐齐、团团圆圆。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