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02 92
在古代,术士是专门从事占卦、相术、命数等职业的人。
在《周易·系辞下》中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之于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可见,早在原始社会时期,我国就有了占卜活动。随着历史的发展,到了周代,出现了"卜"、"筮"(shi)两种不同性质的占卜活动。卜就是根据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等自然现象来预测吉凶祸福的活动。而筮则是通过龟壳、 ? 草、竹木、铜铁等物品进行推算和判断。
后来,由于这两种不同的方式都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易"也就应运而生。所谓易学,就是关于天地万物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其内容包括:阴阳、五行、干支历、八卦等等。
从汉代开始,随着儒家思想的确立和独尊,易学逐渐成为官方的正统哲学,并渗透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同时,还形成了各种派别,如儒家的易理派(包括象数派、义理派),道家的丹道派,法家的纵横派等等。这些流派虽然各有特点,但它们都是对《周易》经文的解读或发挥。《周易》也被称之为群经之首。
由此可知,在古代,"术士"是指精通《易经》、《老子》、《庄子》、《黄帝内经》等典籍的学者,他们往往也是各朝历代朝廷中的高官显贵。据记载,秦朝丞相李斯就曾经做过秦朝的博士;汉高祖刘邦也曾拜张良为太傅;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也曾拜姜尚为师学习兵法;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拜刘伯温为师学习奇门遁甲之术。
当然,历史上也有一些术士并不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而是靠一些旁门左道来获取利益。例如东汉末年的方士左慈等人就经常利用鬼神之说骗取人们的信任,进而从中获取不菲的利益。《三国演义》中也有许多类似的故事,例如诸葛亮用妖术迷惑曹操,使其错失了战机。再如三国时的华佗,为了给关羽刮骨疗毒,不惜将自己的身体作为试验品,最终导致自己死亡。
古代的"术士",大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过人的智慧,他们不仅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帮助百姓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而且还能通过自己的学识来影响统治阶级决策。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他们都受到世人的尊敬和爱戴。
为什么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宁愿去当一名快递员呢?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