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3-18 84
1
4
6
OSS应对:保持中距离环绕,利用场景障碍物规避攻击,依靠塔持续输出
rotato工程师辅助模式玩详解
一、角定位与心机制 工程师是《rotato》中依赖建筑输出的特殊角,其心特性包含1.倍工程学加成、建筑集中生成机制以及0.5倍害惩罚。该角的逻辑与传统输出型角不同,主要通过部署自动攻击的塔作为主要输出手段,而玩家需要专注于生存和走位。由于持续移动的作战特点,工程师对防御属性(护甲、闪避)和续航能力(量、再生)有较高需求。
三、配置方 推荐采用4扳手+2螺丝的组合:
二、辅助模式参数设置 在辅助模式中推荐采用"龟壳战术"配置:
五、关键道具选择
害平衡:害保持默认或略微降低,集中资源化工程学相关属性
六、实战操作技巧
再生装置:每秒恢复2点生,增持续作战能力
四、属性优先级与加点策略
头巾:提升%建筑害,心输出增幅道具
模块:使塔攻击附带射效果,显著提升AOE能力
机械外骨骼:增加2个塔部署上限,质变级道具
再生装置:每秒恢复2点生,增持续作战能力
能量护盾:提供额外护甲和害吸收46
头巾:提升%建筑害,心输出增幅道具
建筑布局:以角为中心半径3-5米环形部署,利用集中生成特性形成交叉火力网
移动策略:采用"8字走位"牵引敌人进入塔射程,直线逃跑导致阵型脱节
塔升级:优先合成塔(基础害→),二级塔因属性害机制建议快速过
OSS应对:保持中距离环绕,利用场景障碍物规避攻击,依靠塔持续输出
经济管理:前10波重点工程学属性,中后期补充防御和续航道具6
建筑布局:以角为中心半径3-5米环形部署,利用集中生成特性形成交叉火力网
扳手的工程学加成可提升台害,4把扳手能化建筑输出效率
螺丝提供攻速加成,弥补工程师本体害不足的缺陷,建议选择带有元素害词条的品质
特殊情况下可用幽魂替代,但需注意保持90闪避阈值0
扳手的工程学加成可提升台害,4把扳手能化建筑输出效率
敌人参数:将敌方生值下调至80%-90%,确保塔能在合理时间内清理敌人46
机动调整:移动速度建议调低至60%-80%,因高速移动导致塔覆盖区域分散
机械外骨骼:增加2个塔部署上限,质变级道具
心属性:工程学(每级+8%建筑害)需优先堆叠至级以上
防御体系:护甲建议达到点,闪避维持40%-50%,量基础值不低于60
经济属性:幸运值影响高品质道具掉落率,建议提升至点左右
续航能力:生再生保持3点/秒,后期可通过道具化至5点/秒46
心属性:工程学(每级+8%建筑害)需优先堆叠至级以上
塔升级:优先合成塔(基础害→),二级塔因属性害机制建议快速过
特殊情况下可用幽魂替代,但需注意保持90闪避阈值0
生存化:将量提升至0%以上,通过高生值缓冲敌人的密集攻击
机动调整:移动速度建议调低至60%-80%,因高速移动导致塔覆盖区域分散
害平衡:害保持默认或略微降低,集中资源化工程学相关属性
敌人参数:将敌方生值下调至80%-90%,确保塔能在合理时间内清理敌人46
生存化:将量提升至0%以上,通过高生值缓冲敌人的密集攻击
移动策略:采用"8字走位"牵引敌人进入塔射程,直线逃跑导致阵型脱节
经济属性:幸运值影响高品质道具掉落率,建议提升至点左右
经济管理:前10波重点工程学属性,中后期补充防御和续航道具6
续航能力:生再生保持3点/秒,后期可通过道具化至5点/秒46
能量护盾:提供额外护甲和害吸收46
螺丝提供攻速加成,弥补工程师本体害不足的缺陷,建议选择带有元素害词条的品质
模块:使塔攻击附带射效果,显著提升AOE能力
通过合理运用这套体系,工程师可形成以塔为心的自动防御,玩家只需专注走位和资源调配即可应对高度。需注意不同难度下的参数微调,在危险等级Ⅴ中建议将敌人害下调至85%以保证容错空间。
防御体系:护甲建议达到点,闪避维持40%-50%,量基础值不低于60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