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戏攻略视频文章正文

武器背后的故事

游戏攻略视频 2024年11月06日 13:07 139 小编

在武器的发展史上,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个关于二战时期德国V2火箭筒背后的故事。

1939年,纳粹德国开始研制V1型火箭筒,但该型号火箭筒的发射速度慢、精度差,因此并未投入实战。

直到1941年6月22日,德军使用这种型号的火箭筒对苏联发动了闪电战,才让世界认识到了这款武器的威力。

当时,德军计划将这款火箭弹部署到东线战场和列宁格勒附近,但由于天气原因以及操作不当,导致这些导弹全部偏离目标。

不过,这并不能说明V2型火箭炮性能不佳,相反,它的精准度和杀伤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据悉,1943年3月15日,苏军在库尔斯克战役中被德军的V2型无控液体燃料助推式多用途自行火炮(简称MAN)所击败。

武器背后的故事

虽然当时的苏军也拥有大量的坦克、大炮等重型装备,但面对这种集火力与机动于一身的自行火炮时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由于当时苏联军队缺乏有效的反装甲作战经验,所以很多部队都被德军的MAN给打得落花流水。

而随着战争的持续,苏军逐渐掌握了对付这类新型武器的办法——利用高爆弹药来破坏其推进装置。

为此,苏联还专门研发出了一种名为"T-34"的高爆炸药,并大量配发前线部队使用。

据统计,仅1945年初至5月初期间,苏军就在战场上缴获近10万枚T-34炮弹。

为了应对来自德国的威胁,美国也紧急研制出一种名为M829A1的无控固体燃料多用途自动炮。

该炮由通用电气公司制造于1943年底完成设计工作,并于1944年开始批量生产。

从外观来看,它和MAN十分相似,同样采用履带式底盘、旋转方向机、双联装40毫米口径主炮弹管、单管30毫米口径副炮火门以及一门安装在车顶上的20毫米机关炮。

值得一提的是,该炮可以安装多种类型的弹药,包括高爆弹、燃烧弹、穿甲弹、破甲弹、榴弹等等。

除了美英两国外,其他一些国家也在战后纷纷仿制或改进过类似的武器。

例如,法国就曾向美国购买了一批FIM-92无控制式液体燃料助推式多用途自行火炮(简称AT-4),并在随后将其改造为一种全新的防空系统。

中国也曾引进过一批美国的M728牵引榴霰弹的仿制品——75迫击炮。

由此可见,二战时期各国对于各类新式的武器装备都十分感兴趣。

当然,也有一些国家并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去发展属于自己的先进武器装备,而是选择继续延续旧有的军事体系。

例如,日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sfg游戏视频网手机游戏_sfg手机游戏网_手游排行榜2025 备案号:京ICP备20230179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