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02 92
冰心玄修加点
冰心,原名谢婉莹,1900年10月5日(农历九月二十三)生于福州一个海军军官家庭。她从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性格刚毅、坚卓、倔强、独立、自信、自强不息,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进取精神。
1913年,父亲谢葆璋被任命为福建都督兼民政长,母亲陈粹芬也随同来闽。冰心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1917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协和女子大学理学院。毕业后又赴美留学,先后入威斯里安女子师范学院和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陇大学攻读英国文学。
1921年底回国,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文教授。次年,与丈夫吴文藻结婚,并一同到厦门大学任职。1923年初夏,冰心应燕京大学的聘请去任教,不久便辞职,专事写作。
1925年春,因军阀混战而迁居上海。同年8月,应清华大学之聘,担任清华学校研究院的主任研究员,从事研究工作。9月,受聘于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国学门通讯导师,讲授"中国哲学"课程。11月初,应聘为光华大学教授。12月,在北京女师大兼课。
1926年2月底,冰心离开北京,回到故乡福州。7月中旬,由郑振铎、叶公超介绍,与诗人、学者朱自清相识、相爱。从此他们共同度过了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婚后不久,朱自清就因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而被捕入狱,判刑4年零6个月。出狱后,他一面继续参加革命工作,一面仍坚持创作。此时,冰心的生活十分艰难,既要抚养孩子,又要负担丈夫高额的律师费和生活费用。但她始终没有动摇过自己的意志。
从1927年到1936年的十年间,是冰心创作最丰硕的时期,她的散文、诗歌、小说等作品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繁星》《春水》两本书被誉为"小诗中的《楚辞》",影响深远。《超人》《烦闷》等篇也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抗战时期,为了抗议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8年底,她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我们主张积极抗日,反对无谓的亡国论!"这一爱国正义的言论遭到反动派的忌恨,遂遭国民党特务逮捕入狱。1941年秋获释后继续从事写作。1943年在重庆主编《大公报·文艺》。1945年后,在美国创办《读者文摘》,并定居国外。
新中国成立后,冰心的作品多次获得国际奖状及奖金。她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以及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名誉主席等职。晚年还曾当选第一至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1999年10月2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