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02 91
1
2023年,AI深度伪造欺诈激增3000%,基于AI的钓鱼邮件增长了1000%。这些伪造的信息被用于各种犯罪目的,包括诈骗、敲诈勒索等7。
2024年高智商犯罪案例分析
2024年,我们见证了多起利用AI技术实施的高智商犯罪案件。这些案件不仅展示了犯罪分子的狡猾和创新,也凸显了AI技术在安全领域面临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范措施,包括提高警惕、建立多种验证机制、加强法律监管等。同时,政法机关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打击AI犯罪,维护AI技术良好的发展环境,避免其在应用过程中引发失序和失范。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应对这种新型网络犯罪,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与稳定。
4
7
AI技术可以用于制作游戏外挂,这些外挂程序可以对游戏画面数据进行未授权获取和修改,造成玩家在玩游戏时,不用操作就可以“自动瞄准”、“自动开枪”,干扰了游戏的正常运行环境4。
AI技术可以用于生成深度伪造的信息,包括图片、视频和音频等。这些伪造的信息往往难以辨别真伪,容易误导公众,甚至被用于实施诈骗和其他犯罪活动7。
AI换脸技术通过精准的人脸识别和替换,可以让诈骗者伪装成受害者熟悉的面孔,进而进行诈骗活动。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模仿个人的外貌,还能模拟其语音,使得受害者往往难以察觉到异常,因而更容易上当受骗1。
AI换脸诈骗技术
一名技术员通过境外的网站发布广告,在某社交软件上贩卖深度伪造淫秽图片近7000张,获利一万多元。还有人通过制作出售“AI外挂”程序牟利,非法获利共计629万余元4。
为了打击这类犯罪,政法机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全国公安机关依托“净网”专项行动组织专项会战,严打泄露身份证照片等图像信息的犯罪源头,破获利用AI技术“换脸”进行诈骗犯罪案件7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15名,有效遏制了该类犯罪势头4。
为了防范和打击这类犯罪,政法机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明确对利用“深度合成”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布违法信息的情形予以从重处罚4。
利用AI技术伪造信息
利用AI技术进行游戏作弊
在香港的一起案件中,诈骗者通过AI换脸技术,成功模拟出受害者的面孔,欺骗其参加虚假的视频会议,并以此骗取巨额资金。而在陕西西安的案例中,诈骗者则通过视频通话,模拟出老板的声音和图像,诱使受害者转账大笔资金1。
应对措施
技术原理及危害
案例分析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正如任何技术一样,AI也被不法分子利用来进行犯罪活动。2024年,我们见证了多起利用AI技术实施的高智商犯罪案件,这些案件不仅展示了犯罪分子的狡猾和创新,也凸显了AI技术在安全领域面临的挑战。
面对这种新型的网络犯罪手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范措施。提高警惕,加强对虚假视频的辨别能力,警惕不明来历的视频通话。建立多种验证机制,如在视频通话过程中进行实时身份验证,询问个人特有的问题等,以确保对方的真实性。另外,加强法律监管,对利用AI技术进行网络诈骗的行为进行严惩,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与秩序1。
相关问答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