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02 92
一、设计寿命短缺乏有效维护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公路和城市道路桥都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建筑。这些老旧桥梁普遍存在结构老化严重、安全性能差等问题:由于使用时间较长且没有及时进行维修保养,很多桥梁已经破损不堪;有些桥梁甚至出现断裂现象......一些桥梁在建造时就没有考虑其安全性问题——比如部分大桥在设计之初就未设置防撞护栏或栏杆高度不足等。
据调查统计显示,20世纪末国内已有超过1000座各类危桥被拆除重建或者加固处理。然而对于新建的大桥而言,虽然相关部门要求必须采用具有更高抗震等级的新材料和新工艺来确保桥梁的安全性,但实际工程中仍然存在着大量偷工减料的情况。
二、施工质量参差不齐
除了建设标准不规范以外,当前国内的许多在建桥梁还存在施工质量问题。如某些桥梁为了节约成本而采用了劣质钢材以及未经处理的混凝土等等(注:1水泥强度为32.5MPa;2钢筋直径大于16mm);另外还有一些桥梁因为超载导致坍塌事故的发生......(注:3荷载系数=车辆重量/总重;4最大允许车货总高≥4.5m;5货车长度<6m)
三、养护管理不到位
近年来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及落实,我国的交通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部分地区对路桥设施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不够到位。(注:6年检查1次,78年检测2次,9年以上每年检视一次。)因此不少桥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甚至是损毁情况。例如某地一座跨越铁路线的跨线桥于2011年被发现已完全失去承载能力并需要更换钢梁才能继续通行了!
四、监管力度小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下,有关桥梁管理的部门主要有三个:(注:7个部局级单位、8个省厅、10余个市县一级政府、12家大型企业、6大高校、2所科研院所、1个国家质检总局直属检验机构、4个专业协会、5家协会、3家企业联合会、7个行业协会)。但由于各个部门的职责划分不明确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各部门间的工作衔接不畅等情况的出现...(注:9个部委、20多个省区市政府)、同时各有关部门之间也相互推脱责任等现象时有发生...最终造成了很多问题的产生!(注:11类病害,12项技术难题,15条建议...)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