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02 94
本文目录
雕虫小技的虫原指鸟虫书,古代汉字的一种字体。
出处:汉·杨雄《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译文:汉扬雄将自己好赋比作学童练习“虫书”、“刻符”(秦书中之二体),有“雕虫篆刻”语。后因以“雕虫”贬指诗赋创作,常用作自谦之语。
资料扩展:
“雕虫小技”其实是古代的一种雕刻虫书的一种技法,后来比喻微小的,微不足道的小技能,也常用来谦称自己写的文章。
而“雕虫”指的是雕刻虫书,雕虫就是一种刻字的技手法,雕就是刻画,而虫是字体,虫书是我国古代篆字中的一种,这种书体看起来十分像鸟虫的形状。
这种虫体,如今不常见了,但一种花鸟字,还是可以见到的,在民间还在使用,逢年过节,在一些庙会、集市上可以看到,一些老艺人就是书写这种花鸟字,主要是给人写名字或吉祥语。
解释:有的人问扬雄:“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作赋了吗?”扬雄说:“是的。作赋就像是小孩子写虫书、刻符一类的小把戏,而大丈夫就不要去做这些。”
成语“雕虫小技”出自《北史·李浑传》中:“雕虫小技,我不如卿;国典朝章,卿不如我。”解释:用不值一提的小技写的小文章,这点我不如你魏收;但要是说在制定国家的典章制度方面,你魏收可就没法和我比了。
“雕虫”本指雕刻虫书。所谓虫书,是古代篆字的一种。汉字是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古代的虫书这种篆字,即以纤细曲长的笔画所写的字体,多由鸟虫形体发展而来。现在仍有“雕虫篆刻”一语,说的就是这种雕虫鸟的篆刻,意指微不足道的小技艺。
虫书,是古代篆字
【释义】
雕:刻;
虫:鸟虫书,古代的字体;
技:技能.
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典故】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叫做韩朝宗的人,为人非常热心,常常帮助一些年轻人找到好工作,大家都非常尊敬他.有一天,一个叫做李白的年轻人写了一封信给韩朝宗,请韩朝宗帮忙介绍工作,信的最后写道:「.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意思是说,恐怕我写的文章,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伎俩,不够让大人欣赏.这个谦虚的年轻人李白,后来可变成了一位鼎鼎大名的大诗人呢!从此以后,大家就用“雕虫小技”来形容写文章或是做事情的时候,用的都是一些小技术而已.
雕虫小技中的“虫”最早指的是一种字体,即秦书八体中的“虫书”。
雕虫小技(拼音:diāo chóng xiǎo jì)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西汉·扬雄《法言·吾子》。雕虫小技比喻微小的技能,也用来谦称自己写的诗作或文章;在句子中可充当主语、宾语;含贬义;也作雕虫小艺、雕虫末技。常与“微不足道”连用。
成语典故韩朝宗是唐朝玄宗时候的人,曾经做过荆州刺史。他非常爱护青年文士,乐于提拔后进的人才,有不少青年经过他的推荐,都出人头地有所成就。所以社会上的人非常敬慕他。
当时鼎鼎大名的大诗人李白,曾经写了一封信给韩朝宗,希望得到他的赏识,并且希望他为自己推荐一份工作。李白写给韩朝宗的信,就是文学史上有名的《与韩荆州书》。
信中除对韩朝宗的为人学问大大地赞颂一番外,就是述说自己的志愿以及写作方面的情形。信的末尾说: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这是一句谦虚的话,意思是说,恐怕我所写的文章,微不足道,不能受到大人的赏识。
成语寓意:
李白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连他都说自己的文章是“雕虫小技”,人们就更应该学会谦虚,不能骄傲自满。一个人要有积极进取之心,不应该过于满足已经取得的成就,要在已经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努力创造新的成就。
因为很多在人们如今看来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其实是微不足道的,就像扬雄对写赋前后不同的态度——这一点在人们以后回首往事的时候能够发觉。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