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02 92
醒酒是指使饮酒者从醉酒状态恢复清醒的一种方法。
1. 酒精的代谢规律是:
1乙醇(酒精)在体内90%以上通过肝脏代谢,只有10%由肺、肾排泄。
2酒精主要经消化道吸收,1克乙醇可分解为7千卡热量;若一次摄入10克乙醇,则需消化12小时方能全部吸收,故一天饮酒量以不超过20克为宜。
3. 醒酒的目的是:
(1)减轻或缓解不适感,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2)解除或减少对神经系统的损害。
(3)保护大脑功能。
4. 醒酒的方法有4种:
(1)催吐。即利用胃内容物将已进入体内的少量乙醛排出体外,但这种方法只能用于病情严重、醉酒较深的患者,且易引起误吸,造成呼吸道阻塞及吸入性肺炎。
(2)洗胃。即使用各种办法清除胃肠道内残留的酒和水,以减少毒物的吸收。一般洗胃后应休息30分钟再进食,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3)利尿法。即喝些糖水、盐水、蜂蜜水、果汁,促进排尿。也可服用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促使机体尽快把过多的水分排出。
(4)血液灌流。即将一定量的血液自静脉输入体内,以稀释血液中乙醛的浓度。该法仅适用于病情较轻、年龄较大、身体虚弱和昏迷的患者。
5. 醒酒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适量。因过量的乙醇不仅会引起宿醉,还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甚至导致死亡。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控制饮酒量。
(2)不要空腹喝酒。空腹时人体血糖降低,此时大量饮酒,容易出现低血糖症状。另外,空腹喝酒可使肠内食物残渣中的蛋白质发酵而产生的有害物质刺激肠道黏膜,也会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
(3)不要大口猛饮。这样会使血容量增加过快而加重心脏负担,使人感到头晕目眩、站立不稳、行走蹒跚,甚至摔倒。
(4)不要用药酒作宴会用酒。有些药酒中含有中药成分,饮用后会刺激肠胃、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有的甚至会损伤肝脏。建议患者尽量不要采用此种方式。
(5)注意酒后保暖。由于寒冷会使血管突然收缩,血流减缓,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所以,酒后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受凉感冒。
(6)注意饮食调节。多食一些富含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豆类、乳类、蛋类等有助于防止脂肪肝的形成。同时还要保持每日大便通畅,因为便秘可诱发痔疮出血,从而导致肛裂、脱肛等疾病发生。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