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10 74
1
2
3
4
6
7
OSS战准备
OSS战准备:第波前需转型为“六边形战士”,临时补充击率(若使用击)、元素害(对抗属性抗性OSS)等特化属性。推荐【玻璃大】类道具,通过牺牲防御换取输出。
rotato混流属性选择指南
一、进攻属性优先级与构建逻辑
三、经济与过渡技巧
二、防御与生存属性策略
四、特殊场景应对
护甲主导+动态调整
护甲化
护甲化:优先将护甲提升至10-点,可减少约50%的物理害,有效应对中后期的群体围攻。当护甲达标后,可补充生值至点以上,防止被精英怪秒。
闪避与生再生的舍弃:闪避属性需要极高投入(60%以上)才能稳定生效,而生再生依赖静止回复,与混流的高机动需求冲突。建议以生窃取替代,通过高攻速实现即时吸,每波保持5%以上的窃取比例36。
范围属性:非必选项,但补充5-10点范围可扩大AOE覆盖区域,尤其适合处理密集小怪群。若操作熟练或使用自动追踪(如电),可完全舍弃36。
护甲化:优先将护甲提升至10-点,可减少约50%的物理害,有效应对中后期的群体围攻。当护甲达标后,可补充生值至点以上,防止被精英怪秒。
收获属性窗口期
收获属性窗口期:第9波前需优先获取【肥料】【独轮车】等收获道具,确保经济滚雪球效应。第9波后逐渐将资源转向防御属性,保留0-600金应对突发度缺口36。
组合原则:以1-2把高攻速(如)为心,搭配3-4把功能型(如电控场、喷火器清群)。当喷火器等AOE未及时获取时,可用火把临时替代,但需在波前完成心装备成型6。
移动速度补偿:建议保持%以上移速,通过走位规避牛头人等重型的,同时提高拾取经济效率。该属性可通过【小麦】类道具或鞋子类装备低成本获取6。
收获属性窗口期:第9波前需优先获取【肥料】【独轮车】等收获道具,确保经济滚雪球效应。第9波后逐渐将资源转向防御属性,保留0-600金应对突发度缺口36。
攻击速度
攻击速度:与基础害形成动态平衡,推荐将攻击速度提升至整体害的1.倍(即100%+攻速=5/4*(100%+害))。高攻速可快速触发(如生窃取),尤其在搭配、激光等速射时收益显著。
早期精英怪
早期精英怪:若首只精英怪出现在5-7波,需提前将护甲提升至5点并补充1-2点生窃取。此时可牺牲部分经济属性(如幸运),优先保证生存34。
OSS战准备:第波前需转型为“六边形战士”,临时补充击率(若使用击)、元素害(对抗属性抗性OSS)等特化属性。推荐【玻璃大】类道具,通过牺牲防御换取输出。
早期精英怪:若首只精英怪出现在5-7波,需提前将护甲提升至5点并补充1-2点生窃取。此时可牺牲部分经济属性(如幸运),优先保证生存34。
击率取舍
击率取舍:若占比过高(超过50%),由于基础击害较低(1.75倍),击属性收益会大幅下降,建议完全舍弃3。仅在使用高(如狙击)时,可适当补充击率至与攻速形成1:2收益比1。
组合原则
组合原则:以1-2把高攻速(如)为心,搭配3-4把功能型(如电控场、喷火器清群)。当喷火器等AOE未及时获取时,可用火把临时替代,但需在波前完成心装备成型6。
混流的心在于通过多组合实现高频率输出与清怪效率,其进攻属性需围绕远程害、攻击速度、基础害三个维度展开34。
混流的防御体系需兼顾容错率与经济运营效率,采用护甲主导+动态调整的配置方:
生窃取
移动速度补偿
移动速度补偿:建议保持%以上移速,通过走位规避牛头人等重型的,同时提高拾取经济效率。该属性可通过【小麦】类道具或鞋子类装备低成本获取6。
范围属性
范围属性:非必选项,但补充5-10点范围可扩大AOE覆盖区域,尤其适合处理密集小怪群。若操作熟练或使用自动追踪(如电),可完全舍弃36。
远程害
远程害、攻击速度、基础害
远程害:作为混流的主要输出来源,建议优先堆叠至白值与附加数值总和超过(例如需达到5以上)。例如使用时,若基础倍率为%,则需通过装备与属性加成使远程害达到阈值,否则会显著影响清怪效率1。
攻击速度:与基础害形成动态平衡,推荐将攻击速度提升至整体害的1.倍(即100%+攻速=5/4*(100%+害))。高攻速可快速触发(如生窃取),尤其在搭配、激光等速射时收益显著。
击率取舍:若占比过高(超过50%),由于基础击害较低(1.75倍),击属性收益会大幅下降,建议完全舍弃3。仅在使用高(如狙击)时,可适当补充击率至与攻速形成1:2收益比1。
远程害:作为混流的主要输出来源,建议优先堆叠至白值与附加数值总和超过(例如需达到5以上)。例如使用时,若基础倍率为%,则需通过装备与属性加成使远程害达到阈值,否则会显著影响清怪效率1。
通过上述属性搭配,混流可在保持高输出的同时实现稳定。需注意根据掉落情况动态调整优先级,例如获得【智慧】或【发电机】等百分比增道具时,可适当降低基础害投入,转向攻速与功能性属性67。
闪避与生再生的舍弃
闪避与生再生的舍弃:闪避属性需要极高投入(60%以上)才能稳定生效,而生再生依赖静止回复,与混流的高机动需求冲突。建议以生窃取替代,通过高攻速实现即时吸,每波保持5%以上的窃取比例36。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