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02 96
本文目录
“百”里面再加一横,音“shǒu”。是“首”的本字。以及,古同“百”。见下图。
基本释义:
1.头:昂~阔步。
2.领袖;领导人:元~。~长。
3.最先;开始:~创。
4.第一;最高:~要。~席代表。
5.告发:自~。出~。
6.量词。用于诗歌、歌曲等:一~诗。民歌百~。
相关组词:
1、首都[shǒu dū]
国家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我国首都是北京。
2、元首[yuán shǒu]
对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一种称呼。
3、首长[shǒu zhǎng]
政府各部门中的高级领导人或部队中较高级的领导人:部~。团~。
4、首肯[shǒu kěn]
点头表示同意。
5、榜首[bǎng shǒu]
榜上公布的名单中的首位,泛指第一名:名列~。该队异军突起,一跃而居大赛的~。
是𦣻;字,读shǒu。
“百”里面再加一横,读音“shǒu”。是“首”的本字。以及,古同“百”。
文字是人类用符号记录表达信息以传之久远的方式和工具。现代文字大多是记录语言的工具。人类往往先有口头的语言后产生书面文字,很多小语种,有语言但没有文字。文字的不同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书面表达的方式和思维不同。文字使人类进入有历史记录的文明社会。
𦣻;【卷九】【𦣻;部】头也。象形。凡𦣻;之属皆从𦣻;。书九切。
(百)十十也,从一白,博陌切,五部,数,句。十十为一百。百白也,白,告白也。此说从白之意。数长于百。可以言白人也。各本脱此八字。依韵会补。十百为一贯。贯章也。此类举之。百白叠韵。贯章双声。章,明也。数大于千。盈贯章明也。各本下贯认相。依韵会正。
“百”加一笔不是字。
百,汉语常用字,读作bǎi,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数词一百,即《说文解字》:“百,十十也。”后引申为所有的、众多的,又特指百倍。
相关组词
1、百姓[ bǎi xìng ]
中国早期社会只有贵族有姓,因此称百官之族为百姓。《尚书·尧典》:“平章百姓。”战国以后泛指平民。
2、一百[ yī bǎi ]
十个十是一百,人们会把一百当作美满、圆满,也表示十全十美一个轮回循环。
3、百科[ bǎi kē ]
各种学科的总称:~知识。~全书。
百字加一笔变成电,白,由,旦,甲,旧,目,田,旦,申、曱、甴。百加一笔变成了读音shǒu,是首的本字。在古时同百字,也可读bǎi,该字出现在《中华字海》中。《中华字海》曾是收录汉字最多的大型字书。
汉字的起源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近年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